金成平:湖北十堰人,党员,博士,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,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会员,教育部论文评审专家,多家体育类CSSCI审稿专家。2002年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,2009年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,2018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,现为武汉理工大学体育学院网球教研室书记。主要研究领域为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。近年来,主持完成省级课题3项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课题3项,参与国家社科和省部级课题3项。以第一作者在《上海体育学院学报》《北京体育大学学报》等体育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、人大复印全文转载1篇,并多次参与全国体育类科学大会并做专题报告。 发表代表性论文: 1.中国运动训练基本理论的演进与发展[J].武汉体育学院学报.2022(04). 2.竞技运动双核结构的理论构建与研究展望[J].天津体育学院学报.2022(03). 3.中国《运动训练学》教材的演进与发展[c].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专题报告.2022(03). 4.中国运动训练理论的演进与展望[J].上海体育学院学报. 2021(05)(人大复印全文转载). 5.智能化时代的个性化训练——机器学习应用研究进展与数字化未来[J].体育学研究.2021(04). 6.新世纪中国运动训练理论发展的难点与突破点探寻[J].成都体育学报.2021(03). 7.第32届夏季奥运会延期举办的运动训练调控策略研究[J].中国体育科技.2020(07). 8.论我国运动训练研究方法中的定量思维[J].北京体育大学学报.2020(05). 9.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研究进展及其实践启示[J].北京体育大学学报. 2020(01). 10.优秀短距离游泳运动员余贺新多年训练安排的控制[J].北京体育大学学报.2018(11). 11.论运动训练理论科学问题的认知[J].体育学刊.2016(11). 12.体育慕课现象的现实反思与未来展望[J].成都体育学院学报.2016(04). 13.北京田径世锦赛中国十大突破的分析[J].体育文化导刊.2016(04). 14.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的演进及其问题分析[J] .南京体育学院学报(社会科学版). 2016 (04). 15.解释学视角下竞技运动与竞技体育的本质解构[J].天津体育学院学报.2015(03). 16.多维视角下“竞技体育”与“竞技运动”的差异性比较[J].山东体育科技.2014 (06). 主持完成科研项目: 1.主持2022年湖北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《数字化转型驱动下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创新发展研究》. 2.主持完成2021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课题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的历史演进与流派研究》. 3.主持完成2019年武汉理工大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《基于TBL的翻转课堂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》. 4.主持2018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《健康中国背景下校园体育与职业体育深度融合发展研究》. 5.主持完成2015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《MOOC时代我国高校体育慕课发展困境及创新发展路径研究》. 6.参与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《我国三位一体学校体育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》. |